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概括论述“人肉搜索”/王胜宇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07:25:55  浏览:932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概括论述“人肉搜索”

              北安市人民法院 王胜宇

  “人肉搜索”是近年来出现在网络上的新生事物,“陈自瑶事件”、“华南虎事件”、“辱骂灾区事件”等使“人肉搜索”一词频频进入百姓视野,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学界对于“人肉搜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公民隐私权的关系上,从法律规制的角度进行研究。对于侦查工作而言,其有无应用的必要和可能,应用的价值及如何规范运用等问题尚无研究,本文从侦查工作的角度出发对“人肉搜索”进行初步探讨。
  “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单一的查询过程式为一人提问、多人响应的人性化搜索。它与传统网络搜索相比最大的不同是突出人的作用,即依靠网络社区集合广大网民的力量,采用人工参与的方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最终实现寻找和筛选社会资源的目的。
   “人肉搜索”具有以下特点:一、参与主体的广泛性。首先,庞大的参与人数。据《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10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普及率达到31.8%,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19.8小时。庞大的网民群体为“人肉搜索”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其次,网民的层次范围(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业层次等)十分广泛。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成熟化发展,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所占比例有所上升,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到2010年中的41%;学历上,初中和小学以下分别占到27.5%和9.2%,大专及以上占到23.3%;职业结构上,学生、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农林牧副渔劳动者群体上升较快,无业、失业、产业工人比例下降,其中学生群体在网民中的比例最高,接近1/3。
  二、主体身份的隐蔽性。网络上的提问者和回答者,一般都隐蔽其真实身份,而以网名的形式出现,即使有些网民会以真实姓名出现,所占比例也很小。基于网路安全的考虑,网民选择以虚拟化的网名形式在网络上进行交流,隐蔽真实身份,可以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畅所欲言。
  三、检索结果的智能性。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以关键字为检索对象,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搜索和反馈,实现信息交换,搜索的速度虽然很快,但结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人肉搜索”以人去找答案,在答案的选择上更多地体现检索者对该信息的理解,通过来自不同地域、阶层、知识背景。网民的共同搜寻,智能化程度更高,结果更加准确。
  四、信息获取的全面性。“人肉搜索”与传统电脑检索不同,它更注重参与其中的网民的作用。网民的主体范围十分广泛,不同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职业背景和地域的网民,根据现有知识和经验对提问者的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并给出解答,使获取的信息尽可能全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民政部关于在成都筹建中国第五所SOS儿童村的复函

民政部


民政部关于在成都筹建中国第五所SOS儿童村的复函
民政部


成都市人民政府:
你市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建立中国成都SOS儿童村的请示》(成府发〔1994〕102号)收悉。经研究,并经国际SOS儿童村组织主席库廷先生认可,同意由你市人民政府与国际SOS儿童村组织合作,在温江县建立正处级的中国第五所儿童村--成都SOS儿童村。该SO
S儿童村的主要任务是收养西南地区的孤儿。
双方合作条件是,成都市人民政府承担:(1)负责提供筹建儿童村的土地50亩(征地费用由地方支付);(2)配备必要的儿童村工作人员,包括村长、村长助理、秘书、会计、翻译和其他管理人员约10名。列入地方编制,支付他们的工资、医疗费、退休费,解决他们的住房问
题;(3)承担儿童村部分日常经费,并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国际SOS儿童村组织承担:(1)负责提供筹建儿童村的全部基建费用(约150万美元);(2)支付儿童村全部孤儿的生活和学习费用;(3)支付“妈妈”的工资、医疗费、退休费,并解决她们退休后的住房问题;(4
)支付儿童村必要的生活用品购置费用;(5)支付儿童村必要的房屋维修费用。
国际SOS儿童村组织的经费,来之不易,主要靠各国关心孤儿的朋友赞助。用国际赞助款帮助我国筹建儿童村,抚养我国的孤儿,是国际SOS儿童村组织的友好表示。因此,我们花赞助款要讲职业道德,要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制定预算要精打细算,并严格按经过批准的预算执行
,不要作超预算的开支。整个财务开支要接受国家审计部门的审查监督。儿童村的基建工程必须做到一流的设计、一流的质量,给国际朋友留下好印象。
儿童村的基建、财务以及今后的管理工作,由中国SOS儿童村协会负责指导。
此复。



1994年9月2日

关于印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软科学研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印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软科学研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药管办[2000]223号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机关各司、室,各直属单位:
  为了加强软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促进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局制定了《软科学研究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机关各司、室,各直属单位要认
真贯彻执行,并根据本办法的要求,提出软科学研究课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软科学
研究工作。各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办法,切实
推动软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特此通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软科学研究管理办法(试行)
   (2000年5月25日局务会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软科学研究的管理,实现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
度化,更好地指导和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开展软科学研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
法。

  第二条 软科学是涉及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知识体系。软科学研究是制定政策、法
规和重大项目立项的基础,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有效途径。软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
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和切实可行的论证文本。

  第三条 软科学研究命题要根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紧紧围绕每个时期的中心工
作,突出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范围包括:战略研究、政策研究、立法研究、理论研
究、应用研究等。

   第二章 组织及指导机构

  第四条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立软科学研究指导小组。局办公室归口管理系统内软科
学研究工作,政策研究处是具体办事机构,负责编制研究计划,并会同局机关相关部门和单
位共同组织和实施研究课题。

  第五条 机关各司、室和各直属单位负责同志担任软科学研究联系人,负责本单位研究
项目的推荐、申报和协调。
  专职或兼职的软科学研究人员应具备:政治思想敏锐、作风公道正派、理论水平较高、
熟悉本职业务、善于思考钻研,有较强的文字组织能力。

  第六条 根据软科学研究课题的需要,可由局办公室牵头,联系有关专门研究机构或聘
请专家承担研究项目。

   第三章 计划管理

  第七条 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的软科学研究项目实行年度申报制。各部门、
各单位,应在年初向局办公室推荐研究课题,经指导小组评审后立项、分解。对必要的项目
可实行公开招标。对新情况、新问题,应适时立项,组织研究。
  
  第八条 各单位自行组织研究的课题,要及时向局办公室报告,及时归档登记,逐步形
成较为完备的数据资料库。
  第九条 研究成果供决策参考,形成决策之前不得对外发表,决策后发表时统一归口局
办公室政策研究处管理。

   第四章 考核与奖励

  第十条 软科学研究水平列入公务员绩能考核的重要内容。局办公室会同人事教育司对
研究课题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对重大研究成果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物质奖励和表
彰。

  第十一条 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每年度进行一次评奖。

   第五章 经费管理

  第十二条 软科学研究经费,系从局财政拨出的专项经费,用于资助一些重大课题的研
究。

  第十三条 由系统外承担的研究课题,实行合同制,根据课题内容经审核后拨出专项经
费。
  系统内申报的重大课题,经审核后也可提出预算,给予专项拨款。

  第十四条 软科学研究专项经费,按有关规定,严格审核、审计。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软科学研究管
理办法。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